天禄科技:看好TAC膜项目产业化落地

发表时间:2024/6/4 浏览:404

标签:TAC膜 所属专题:行业热点

5月31日,天禄科技TAC膜项目取得新进展,其控股子公司安徽吉光新材料有限公司(简称“安徽吉光”)与英彼克传动系统(上海)有限公司(简称“英彼克”)签订了《薄膜流延机采购合同》,向英彼克采购薄膜流延机及其配套设备,合同金额为7800万元(含税),预计合同生效后11个月内交货。

TAC膜是偏光片制造的核心材料,生产技术要求极高,涉及调液、流延、拉伸、干燥、收卷等生产环节。安徽吉光此次采购的薄膜流延机为流延环节,是全套设备中的主要生产环节。随着这一重要设备落实到位,TAC膜项目其他相关设备也有望逐步引入,为项目的全面投产奠定基础。

资料显示,TAC膜全球年需求量约12亿平方米。而下游面板产业中,全球超过70%的产能集中在我国,但其重要材料TAC膜却一直依赖进口。面对这一局面,天禄科技积极响应市场需求,规划总投资24亿元的TAC膜项目。项目一期计划投资9亿元,用于购置土地、建设厂房及建设首条生产线。项目二期计划投资15亿元,建设3条TAC膜生产线。鉴于全球需求总量庞大,国内产能空白亟待进口替代,TAC膜市场前景极为广阔,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。

近日,天禄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,TAC膜是偏光片光学膜的经典解决方案,其主要竞品包括PMMA膜、COP膜、PET膜,目前均处于不同程度的“卡脖子”状态。

TAC膜、PMMA膜和COP膜在偏光片应用中各有优劣势,三种材料之间存在不完全替代关系。其中,TAC膜光学性能优良,但吸水率较高,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以及长时间保存情况下容易吸水变形;COP膜光学性质良好,耐高温高湿,但是由于COP材质较软,不适合做PVA外侧保护膜;PMMA膜光学性能优良,但采用PMMA膜,显示器在暗态条件下容易发生偏蓝或者发生mura显示不良问题。

根据洛图科技数据,中国大陆面板厂在LCD电视面板领域的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至70%,在TAC膜等面板供应链上游的重要光学膜材使用趋势方面,中国大陆面板厂话语权稳步提升。

近十年全球范围内鲜有TAC膜新增产能,但面板端需求量增加,为竞品替代提供了一定空间。

除PET外,TAC、PMMA及COP在工艺上较为相似,因此这几类光学膜的主流供应商存在一定重叠。例如TAC膜的全球第二、三大供应商日本的柯尼卡美能达、韩国的晓星化学在不同程度上涉及PMMA供应,TAC膜的全球第五大供应商瑞翁是知名的COP供应商。

天禄科技在论证设备采购方案阶段,考虑了其使用场景的弹性,主要产线设备也可加以改造后兼容制备PMMA、COP等竞品。最终选择TAC膜项目而不是其竞品的考虑引入如下:

1、TAC膜仍是目前偏光片光学膜最为主流的解决方案;

2、TAC膜项目本质上是高端光学膜国产化替代项目,目前TAC膜产业链主要是制膜环节未国产化,“卡脖子”的问题相对其竞品较轻,作为国产化项目实施程度较为彻底;

3、TAC膜制备的相关溶剂几乎可全部回收循环利用;

4、TAC膜的原材料主要是棉,产品较为绿色环保。

截至目前,公司初步搭建了与TAC膜相关的实验室,主要进行原料指标检测和配方弹性测试,通过溶解原料、调液、制膜、干燥等环节,测试不同批次样品在不同配方比例下取得样品的厚度、透光率、雾都值、拉力、抗UV等指标的变化情况。


分享此文章的方式

我要评论:( 请您说点什么吧!)

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,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